2015年2月3日 星期二

上不上課有什麼差別?

/ 易繼心

          每逢大考前,總是惦念著即將參加術科甄試的學生們,是否準備充分可以在考場有最佳的表現。詢問學生什麼時間要上課?總是常有學生表示沒有意願在考前上課。

          這是現在台灣音樂班中很普遍的現象:學生認為課不必上太多,考試的曲子已經上很多次了,最後不上課自己練就可以。回想以前在德國念書的時候,離演出、考試越近,越希望老師加課。而老師若是越看中某學生,就願意給他越多的時間。台灣學生這樣的心態,反映的是學習態度、對演出的重視程度,與對演奏專業的認知。


          上不上課到底有什麼差別?可分成五點來說明。

1) 雖然曲子也許已經熟練,但需要臨場練習。上課與自己在家裡練不同,有個人坐旁邊聽,就會有像在表演時緊張的感覺。

2) 練習的過程中,在速度、觸鍵、音樂表現等各方面是一直都在調整、改變,因為對曲子的想法、感覺會隨著練習而改變。因此樂曲並沒有所謂「完全練好」的時候。教學常碰到的狀況是,過了一星期後學生會彈不同的速度,這種改變有時候是好的,有時候不盡然。學生常會拿大師的錄音當模仿的對象,但大師的詮釋並不見得適合該生,學了有可能弄巧成拙。學生應該彈「此時」自己該彈的速度、詮釋方法。另外,學生有時候練著練著會進入「死胡同」,怎麼繞就是出不來,甚至失去方向、亂了陣腳。這時老師就好像是大將旁的軍師,或是球隊的教練,提供當下應對的策略。

3) 指導老師是最了解學生狀態的人,遇到技術或音樂表達的問題,能因了解而提供有效的幫助。同一個問題在不同人身上發生,可能有不同原因而需要不同的解決辦法。例如演奏的速度不穩,對甲來說可能是因為觸鍵沒練好造成的,對乙來說或許是沒有感受到樂句的呼吸,丙是因為重輕拍錯置影響了音樂行進,而丁則是因為練習時沒有好好數拍子,只憑感覺彈的結果。每個學生會有自己獨特的學習歷程,通常指導老師最清楚,也知道用學生熟悉的方式 (語言比喻、想像引導、練習方法) 幫助改善。而準備考試的曲子學習的過程中,老師清楚曾經歷過的困難,以及可能再犯的「老毛病」。

4) 演奏時的速度、力度、表情...等相差一點學生可能感覺不出來,但是有經驗的耳朵能分辨。還有就是所謂「旁觀者清」的現象:學生「以為的」與實際狀況有差距。越靠近上台,調整確定彈奏的狀況就越是重要。這不光是因為大部分學生演奏經驗還不足夠 (也就是說尚未成為演奏家),就連演奏家都常需要借助專業的意見做為改進的依據

5) 最後幾天的衝刺階段尤其重要,臨界點效應、失之毫釐差以千里,或是走火入魔...都是可能發生的。好好把握甚至有所突破,與狀況沒有調整好,差別可以很大,依據經驗分數也許可以差到三分,甚至更多。在排名競爭激烈的狀況下,對於錄取學校絕對會有影響。

          由此可見,上課的效果對已經練熟的學生都有很大的幫助,就更不用說那些還沒有練好的學生了。

          專業的演奏者對於演奏時的「fu」是非常斤斤計較的。除了自己的實力、平時的準備之外,很重視最後一段時間身體、心理狀況的調整,任何想法的不確定、情緒的打擾...都會影響演出。因此每人都會發展出一套準備上台的策略,也知道許多他人的撇步,目的不外乎是為了在台上能有最佳表現。對於年紀尚輕的學生來說,尤其需要一個熟悉的諮詢者,像是鏡子反映自己的狀態,做最後的調整。


          以我自己的教學習慣,總會在演出前最後一堂課對學生當時的狀態給予提醒、叮嚀,還會分享自己對待「緊張」的方法。不上課這好康就沒有囉!

推薦閱讀:范姜毅〈術科考試的錦囊妙計:如何讓自己在凍寒天氣中仍能正常發揮其演奏(物理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