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23日 星期一

學習音樂對腦部的益處

琴藝精湛的科學家 Deanna Choi 說明音樂為何比性、起士蛋糕對人有益 (1),雖然都會使腦部釋放多巴胺 (dopamine)。音樂除了有溝通、發揮創意的功能外,更有生理上的益處:
1) 學習音樂可增進大腦的可塑性 (以鋼琴、小提琴家的胼胝體較厚為例)
2) 合奏、合唱時釋放的催產素 (oxytocin) 增進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感,促進團隊合作;
3) 由失智症的研究可知,音樂幫助 cognitive reserve,使記憶持久,有治療大腦的功效。在越來越長壽、有越多腦部疾病的時代,更突顯出音樂的重要性。

2015年2月14日 星期六

不愛練琴? (一) 從朋友對小孩練琴的要求談起

文 / 易繼心

          在網路上遇見一位九年沒碰面、也有數年沒連絡的朋友,很興奮。問起她十歲的兒子,她與我分享了這段影片。

          她向我抱怨兒子不愛練琴,討厭她盯他練琴、挑他毛病,生氣起來還會哭鬧。如果不認識這對母子,或沒聽過這男孩拉琴的人,聽到這位媽媽這樣說可能會想:這樣學琴真是破壞親子關係!何必這樣強迫小孩練琴呢?不要學算了?甚至會以為這又是位虎媽!

2015年2月3日 星期二

上不上課有什麼差別?

/ 易繼心

          每逢大考前,總是惦念著即將參加術科甄試的學生們,是否準備充分可以在考場有最佳的表現。詢問學生什麼時間要上課?總是常有學生表示沒有意願在考前上課。

          這是現在台灣音樂班中很普遍的現象:學生認為課不必上太多,考試的曲子已經上很多次了,最後不上課自己練就可以。回想以前在德國念書的時候,離演出、考試越近,越希望老師加課。而老師若是越看中某學生,就願意給他越多的時間。台灣學生這樣的心態,反映的是學習態度、對演出的重視程度,與對演奏專業的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