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19日 星期日

你足夠重視練琴時“慢練”嗎?(轉載)

本為原址 http://mp.weixin.qq.com/mp/appmsg/show?__biz=MzA4MzAxMDgwMA%3D%3D&appmsgid=10000189&itemidx=1&sign=9f24868563639afd43e83c993d3a6d4d&scene=2&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uin=Mjk3OTIxODU2MQ%3D%3D&key=a45a7c15a542fe6ff462a09102f60df7e40125d03d0e647b90054d85e89a5587e4cae092a8a14655b1d25e82a56ebec1&devicetype=android-10&version=24050125&lang=en

文 / 劉霄 (中央音樂學院附中教師)

曾經有人向著名的小提琴家﹑中提琴家祖克曼(Pinchas Zukerman)提問說:“您想對當代年輕的演奏家提些什麼建議嗎?”回答只有一句話:“Practice Slowly!”就是“慢練”。

“慢練”——制勝的法寶 

慢練一直是教琴和學琴的人們爭論不休的一種練習方法。有的人把它當作成功制勝的法寶,可有人卻聞“慢”色變。有的人會奇怪了,為什麼人們會害怕慢練呢,慢比快要容易許多啊?可是眾所周知,騎自行車時,騎得快比騎得慢容易,騎得慢時反而很難控制平衡,這時需要腦筋高度集中,掌握住車把,稍不留神控制不住肌肉, 車子就會失控致使摔倒,這是一樣的道理。所以枯燥冗長的慢練讓很多人望而卻步。誰都喜歡在台上風光的演出,釋放自己的魅力,又有誰會愛好在私下關著門獨自 慢悠悠地苦練呢,既不能流暢地演奏旋律在“自娛自樂”中滿足自己的成就感,又不能迅捷地溜跑自己靈巧的手指,來炫耀技巧。 
平時生活中人們在用正常速度做一件事時,多是下意識的行為,是本能反應。可當事情很複雜,需要顧及很多方面的時候,會感覺腦子跟不上來,需要放慢速度,逐一解決分析,讓每個動作都成為有意識行為,最後達到熟練從而使動作達到正常速度,回歸動作的下意識。這其實就是輸入和輸出的關係,把各個動作都有意識的分解 輸入記憶,再通過正確的積累,達到最後下意識的輸出。這一切有意識的輸入行為是在快速的下意識的正常速度中難以完成的。就好比寫一篇文章的速度要比讀一篇 文章慢得多,寫是輸入,讀是輸出。我們之所以需要慢練就是要遵循這個學習規律。俗話說,磨刀不誤砍柴工。有意識的慢練都是為了最後演奏時行為動作能夠真正 準確地做到下意識的自然流露而採取的合理方法。 

“慢練”的誤區 
有人曾風趣且準確地說過:毛病都是練出來的。可以看出合理的練習過程對於最後的成功是起到決定性作用的。 
關於慢練還有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那就是在慢速練習時到底要投入多少精神能量。在慢練當中很多人大腦都會處於懈怠狀態,頭腦運行速度和手指同樣緩慢,也不用 堅定的節奏約束。這樣的練習只會把自己練進死胡同的怪圈,時間長了會變得毫無表現欲,更別說表現音樂的活力了。其實慢練的精髓只是把音的時值有節制的延 長,其他包括換弦換弓換把換指以及思維的的速度都和正常演奏狀態一樣。這樣一來,所要付出的心理能量反而比演奏正常速度時更加大。 
我們經常在電視上看到領導人講話,每到最後一句時總是會把語速放慢,把每個音節拉長,同時每個字都會比前面的語氣更加鏗鏘有力。也就是說,語速慢了,可賦予 每個字的能量就需要更大。慢練時也應該這樣,我們應當對於每個音每個細節投入更多的關注,心中更加咬文嚼字的默唱,更加誇張的練習每個要點。而不是樂曲速 度慢下來了,心跟著也慢了下來,心中的能量在慢練中應該是更大更充分的。

“慢練”的方法 
然而,真正有效率的慢練也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這其中有些誤區:無邊無涯的慢,沒有節制和計劃的慢練。學琴的孩子一般從小就听老師常說練琴要放慢些,聽話的孩子就乖乖的在家慢慢的練,這種練習不但沒有效果,反而對今後的演奏有害!
從 慢練的動機來看,是因為手指來不及完成腦中設想的複雜的效果,而放慢分解練習,而很多人卻是在並不明確樂曲的最終效果的情況下放慢很多練習,他們並不知道現在放慢是為了以後拉成什麼樣子什麼速度,只是為了遵從老師的要求而已,腦中並沒有嚴格的要求,沒有全神貫注的捕捉各種細節的漏洞,這種沒有目的性的慢練 其實是一種變相的偷懶。 

其實有效的慢練應該是有周密的計劃性的。在對曲子最終效果深入理解從而轉入練習過程後,開始時給自己設定一個最慢的速度,這個速度需要保證能夠顧及到所有需要嚴格要求的地方,當這個速度基本能勝任後就應該加快一些速度了,然後逐漸加到正常速度。 
整個練習的過程要盡可能縮短,也就是說慢練只是個妥協的手段。一旦有能力在某種程度的慢速度中做到動作及感覺精確到位,就應該逐漸加快,向正常速度奮進,而 並不應該以練習過程中從頭至尾的慢練為光榮,然後被動的等候著最後驚人的結果的到來。成果是靠有計劃性的設計和由慢至快的合理練習過程打造出來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